(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全面兴起,金融行业在加速迈向“AI原生”时代的同时,也面临多模态深度伪造内容带来的新型安全挑战。利用生成式AI合成的语音、图像、视频与文本,已能够高度模拟真实身份与业务材料,对远程开户、线上信贷、大额交易授权等核心业务构成隐蔽性、系统性攻击,严重威胁金融安全与用户信任。在此背景下,行业亟需构建体系化的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能力。
近日,工商银行联合腾讯云、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合发布《中国金融生成式AI多模态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白皮书(2025)》。白皮书以“风险识别+体系防御+生态共建”为核心思路,系统分析生成式AI多模态伪造的攻击原理、技术路径与业务场景,提出覆盖“风险场景渠道—风险分析与决策—风险处置运营”三层架构的端到端防御体系,并融合了工商银行等行业领先实践案例,为金融机构打造前瞻性、自适应、协同联动的安全防线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引。
生成式AI机遇与挑战共存
金融机构正在积极拥抱生成式AI。IDC报告显示,从市场表现来看,金融行业对生成式AI的投资意愿较高,2024年中国金融行业生成式AI投资规模已达36.26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38.04亿元,增幅高达556.5%。
生成式AI在恶意内容生成方面的迅猛演进,其核心威胁在于通过多模态生成模型以及多元化技术的协同,系统性地构建高可信度的欺诈证据链。此类攻击已非单点技术突破,而是深度融合了感知逼真性、跨模态语义对齐、信息融合增强与动态交互协调等多层次技术能力,旨在从逻辑一致性、物理真实性与行为合理性等多个维度同时突破风控防线。它不仅能够伪造单一模态数据,更可生成相互印证、无缝衔接的多模态组合攻击内容,金融安全中高度依赖多因素验证与生物识别的核心业务(如远程开户、线上信贷、大额支付等)构成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威胁,传统基于单一特征识别或静态规则的风控体系正面临根本性挑战。
资讯 25-10-31
互联 25-10-31
资讯 25-10-31
互联 25-10-31
资讯 25-10-31
互联 25-10-31
资讯 25-10-31
互联 25-10-31
资讯 25-10-31
互联 25-10-31
互联 25-10-31
资讯 25-10-31
资讯 25-10-31
资讯 25-10-30
互联 25-10-30
资讯 25-10-30
互联 25-10-30
资讯 25-10-30
资讯 25-10-30
互联 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