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求是》杂志编辑部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对新时代如何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我们党文化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座谈会之前,总书记专程到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馆考察调研。“这次参观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我更加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这也是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5个方面作出深刻阐释。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华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鲜明特色,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突出优势,为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图为2022年7月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些重要论述,对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继续写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明确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着重从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3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厚重的文化情怀、宏阔的文化气度、深沉的文化担当,为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赋予重大责任、作出科学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以来,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采取一系列扎实举措,取得初步成效。要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
图为2022年10月30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参观。 人民图片 陈晓根/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尽管历经沧桑,却始终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比如,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比如,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切,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溯源最深沉的历史,才能开启最长远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为我们认识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作为中华文明5个方面突出特性的第一条,深刻阐明:“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这是我在浙江工作时候,浙江大学张曦负责的项目。先是编纂《宋画全集》,后来又扩展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6月1日,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一套《宋画全集》再次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从《宋画全集》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穿越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国宝通过高清打样图像汇聚一堂,还原了中国绘画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既弦歌不辍又与日俱新的发展脉络,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守旧,是近代以来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偏见和曲解。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气象一新、格局一新,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融为一体,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正确精神指引。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近代以后,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
图为2023年7月30日,音乐家在为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各代表团成员演奏《瑶族舞曲》。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考察时,揭示了中华文明突出包容性的重要渊源。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
展开恢宏的历史长卷,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精彩纷呈,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为我们认识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提供了根本遵循。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中国没有称王称霸的基因,没有大国博弈的冲动,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定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中,从中华文明的维度阐明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7次远洋航海,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深刻把握“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
“‘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典范,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彰显文化自信,饱含历史自觉。
深刻把握“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
湘江之畔,岳麓书院。2020年9月17日,细雨蒙蒙,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座千年学府考察,望着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久久凝思,语重心长:“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焕发出巨大活力。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深刻把握“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仲春,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习近平总书记思接千载、鉴往知来,深刻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
——“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也提供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比如,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彰显“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等历史智慧;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忧患意识,到“十四五”规划纲要设置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可以看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清醒;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大“道”的同时,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使中华文化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辩证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深刻把握“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
“萃取历史精华,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前夕,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复兴文库》作序,发出“坚定历史自信、把握时代大势、走好中国道路”的时代强音。
“两个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奥妙所在。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之于理论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强调“‘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
“‘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扎根中华文化沃土,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一定能够更好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深刻把握“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很重要的就在于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图为2023年6月8日,一名身着传统服饰的观众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甘肃展台观看数字敦煌展览。 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命题,深刻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一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人民必将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信心百倍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的结合上着重强调了3点。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二是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求是》)
关键词:
综艺 23-08-31
存储 23-08-31
教育 23-08-31
资讯 23-08-31
明星 23-08-31
安全 23-08-31
综艺 23-08-31
存储 23-08-31
教育 23-08-31
资讯 23-08-31
明星 23-08-31
综艺 23-08-31
安全 23-08-31
教育 23-08-31
存储 23-08-31
资讯 23-08-31
明星 23-08-31
安全 23-08-31
综艺 23-08-31
教育 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