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国海军完成3艘053H2型护卫舰的建造,相比于此前的053H/H1系列有了明显进步。但是,053H2型依然未能装备舰空导弹,基本不具备有效的防空能力,已难以应对80年代末的作战环境。海军决定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建造一款具备综合作战能力的新型护卫舰,设计工作于80年代末展开,项目代号053H2G。053H2G以053H2为蓝本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具备完善的防空、反舰、反潜能力,成为中国海军第一型现代意义的护卫舰。
053H2G型服役后,中国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建造了性能更为完善的053H3型护卫舰,在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两型舰改动幅度较大,北约将其单独划分为江卫Ⅰ/Ⅱ级护卫舰。
【资料图】
概况
053H2G型参考了当时西方国家主流水面舰的设计理念,采用长首楼舰型,舰首段干舷明显外飘。舰长111.7米,舰宽12.1米,吃水4.3米,标准排水量2160吨,满载排水量2250吨。上层建筑采用铝合金建造,外形低矮,分为不连续的三段,依次布置舰桥、带有圆角的方形烟囱和直升机库。全舰共设1座主桅杆,位于舰桥顶部。
动力系统采用全柴动力(CODAD),配备2台18E390V柴油机,单台最大功率8000马力,最高航速27节,续航力4000海里/16节。舰员编制170人,其中军官30人。
053H3型舰体未做太多调整,排水量提高到2250/2540吨,最高航速降低至26节。舰桥前部平台向前延伸,体积更小的“海红旗”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被安装在平台之上,与053H2G型的“红旗”61B布置方式有所差异。
电子设备
053H2G型舰安装了ZKJ-3C型自动化作战情报指挥系统,能够进行辅助决策,提高全舰信息处理和武器打击效能。
全舰核心搜索设备为主桅顶端的1部360型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50千米。机库顶安装1部517A型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300千米。
主桅中段安装1部H/ZL-1B火控雷达,用于引导舰空导弹,可同时引导2枚导弹攻击1个目标。舰桥顶部安装1部343A型火控雷达,负责引导主炮,也可用于引导反舰导弹。机库顶安装1部341A型火控雷达,负责引导副炮,其下方还有1部JM-90光电指挥仪作为副炮的辅助火控设备。
反潜设备为1部SJD-7中频主/被动舰壳声呐。
电子对抗设备包括984-2型ESM/ECM电子战系统和945-1型干扰弹发射装置。
053H3型更换了部分电子设备,舰桥顶增加的阶梯状平台,前端安装1部345型火控雷达,配套“海红旗”7舰空导弹,后端安装1部343G型主炮火控雷达(第二批次2艘舰为344型)。第二批次2艘舰将直升机库顶部的副炮火控雷达更换为347型,其余各舰仍与053H2G相同。
武器装备
053H2G型舰首A炮位处安装1座79式双管100mm舰炮,最大射程22.5千米,最大射速30发/分(单管),弹重31.3kg。主炮前布置2座87式6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最大射程3千米。
主炮后安装1座六联装“红旗”61B舰空导弹发射装置,无备弹。“红旗”61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中近程舰空导弹,弹长3.99m,弹径0.286m,弹重310kg,最大射程10千米,最大射高8千米,最大飞行速度3马赫。采用半主动雷达指导,连续杆杀伤式战斗部,战斗部重40kg,单发杀伤概率64%-80%。“红旗”61弹翼不可折叠,导致发射筒体积巨大,一度被外界误认为反潜导弹。受技术水平限制,053H2G型的“红旗”61仅能同时使用2枚导弹对抗一个目标,抗饱和攻击能力不足,在053H2G型服役的90年代初已略显落后。
近防火力为4座76A双联装37mm速射炮,有效射程3.8千米,射速800发/分钟。2座位于舰桥前部平台上,2座位于直升机库两侧平台,该位置的2座火炮后向射界受到明显遮挡。
烟囱前后分别布置1座三联装“鹰击”8A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导弹弹长5.814m,弹径0.36m,弹重815kg,战斗部重165kg,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最大射程80千米。
舰尾设置一座直升机库和起降平台,可搭载1架直-9“海豚”反潜直升机。053H2G型也成为中国海军第一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搭载直升机的护卫舰。
053H3型对武器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主炮更换为79A式双管100mm舰炮,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防空系统升级为1座八连装“海红旗”7舰空导弹发射装置(法国“海响尾蛇”的仿制型号),导弹弹长3.0m,弹径0.156m,弹重84.5kg,最大飞行速度2.3马赫,最大射程14千米,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光电追踪,单发命中概率85-90%。反舰导弹升级为2座四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最大射程提高到120千米,抗干扰能力更强。
此外,053H3型将后部2座近防炮移动到机库顶端,改善了后向射界。
建造情况
053H2G型总计建造4艘,首舰“安庆”号(539)于1988年动工,1992年7月服役。其余三舰于1992-1994年间服役,分别为“淮南”号(540)、“淮北”号(541)、“铜陵”号(542)。
053H3型分两批次建造10艘,第一批次8艘,第二批次2艘,分别由沪东造船厂和黄埔造船厂负责建造。首舰“嘉兴”号(521)于1996年动工,1998年11月服役,第一批次其余7艘于1999-2002年间服役,分别为“连云港”号(522)、“莆田”号(523)、“三明”号(524)、“宜昌”号(564)、“葫芦岛”号(565)、“怀化”号(566)、“襄樊”号(567)。
第一批次建造完成后,海军又为长期未能接装新舰的北海舰队追加订购了第二批次2艘,两舰改进了部分电子设备,均于2005年服役,分别为“洛阳”号(527)、“绵阳”号(528)。
未完待续
关键词:
综艺 23-06-12
教育 23-06-12
存储 23-06-12
安全 23-06-12
综艺 23-06-12
教育 23-06-12
存储 23-06-12
明星 23-06-12
教育 23-06-12
安全 23-06-12
综艺 23-06-12
存储 23-06-12
明星 23-06-12
资讯 23-06-12
安全 23-06-12
教育 23-06-12
存储 23-06-12
资讯 23-06-12
明星 23-06-12